水蛭,俗名螞蟥,在內陸淡水水域內生長繁殖,是我國傳統的特種藥用水生動物,其干制品炮制后中醫入藥,具有治療中風、高血壓、清瘀、閉經、跌打損傷等功效。既然,水蛭的功能已經被開發出來,那么,水蛭養殖前景與那些因素有關呢?
水蛭養殖背景分析
近年新發現水蛭制劑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。它在歷史上以自然捕撈為主,因近年農藥、化肥等濫用,及工農業“三廢”對環境的污染,野生自然資源銳減,隨著水蛭藥用價值的深度開發,其市場需求潛力巨大。中國南方在1995年前后,開始捕撈自然苗種,首次進行人工飼養,獲得成功。
水蛭養殖前景的供應情況
目前市場上水蛭以野生資源供應為主,家養資源較少,受大量捕撈和水資源污染雙重因素影響,野生資源逐年減少,資源不豐已經是有目共睹的事實。該品由于療效奇特,近年來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上有顯著療效,還用于治療血栓病、血管病、青光眼、瘀血不通等疾病。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,水蛭需求量越來越大,供不應求持續進行著。
水蛭養殖前景的養殖情況
水蛭養殖不需要強勞動力、只要又充分的水源和能自捕或購買到水蛭吸取的飼料——螺螄、河蚌就可以養殖,(除海水以外),室內室外、家前屋后、老廠房、荒田、魚塘等,它不受南北氣候的影響,養殖面積可大可小。
水蛭養殖管理
人工養殖水蛭對種苗的選擇是相當重要關鍵,因水蛭有二種不同習性:”家性”與”野性”,對于野性水蛭自捕或購買來作種源,進行人工養殖是完全可以,但必須經過周期性馴養、培育,首先要從體外消毒、精選種齡、強化馴養。
人工養殖水蛭的周期一般為5個月,從交配、繁殖、孵化出苗至成品,幼苗到成品,如精心管理,養殖時間為80天,放松管理,投食不定,會延長到半年以上,因此要豐產豐收,必須運用科學的飼料管理、強化幼苗的精養以及飼料的合理搭配,做到三定原則:定食、定時、定水。
水蛭在家養技術完全成熟,也就是家養資源大量上市之前,供不應求是其必然發展趨勢,所以,整體來看,水蛭養殖前景還是不錯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