黨中央、國務院高度重視耕地保護,近年來,出臺了一系列嚴格耕地保護的政策措施,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違規占用耕地開展非農建設的行為。國務院去年為此也專門印發通知,強調堅決制止耕地“非農化”“非糧化”行為。
但近日,總臺央廣新聞熱線收到群眾反映稱,河北唐山市豐潤區政府強制要求多個村莊的村民,將耕地統一流轉給一家公司,由其在耕地上種樹。當地宣稱,此舉是為了大氣污染防治,對城北片區綠化植樹。麥苗為何被迫給樹苗讓道?改善生態和保護耕地因何在這里“打架”?
麥苗被毀 取而代之栽種樹苗
村民:并未征得我們同意
4月11日,在豐潤區豐潤鎮西馬莊村,記者在一戶村民的莊稼地里看到,一壟壟長勢良好的麥苗已被毀掉,取而代之的是剛栽種上不久的樹苗。記者注意到,麥苗已長到40公分左右,栽種的樹苗行距有4米,間距2至3米。
村民楊鳳梅(化名)指著遠處說:“那邊沒栽的也都給劐(huo)上了,都是給劐上這么大的溝。這是我們的口糧地,開春的時候,種麥子。沒有征得我們的同意,直接都給劐。”
也有村民說:“我爸本身就不同意,都告訴他們了,趕上那天劐的時候,我爸中午回去吃飯,還沒半個鐘頭的空兒,就給劐了。”
這位村民的父親表示,自己11點40分從這走的,12點08分就給劐完了。“也沒通知,全給劐了。不只劐了一遍,這就是毀壞青苗啊!”
在村民的帶領下,記者走訪了涉事的西馬莊村、小宋各莊村??吹接杏浾吡私馇闆r,村民三五成群地將記者團團圍住,七嘴八舌地講述當地政府強迫部分村民土地流轉,在耕地上種樹的經過。
楊鳳梅:租我們的地,但我們沒有同意。
記者:簽協議了嗎?
楊鳳梅:沒有。但有簽的。
記者:村民代表大會開過沒有?
楊鳳梅:開了一回,但沒有成功。我們都不同意。
村民提供給記者的一份土地租用協議顯示,該協議共有三方,甲方為唐山市豐潤區城鄉融通建設有限公司,乙方為唐山市豐潤區豐潤鎮西馬莊村委會,丙方為唐山市豐潤區豐潤鎮人民政府。
協議中提到,“根據區委區政府攻堅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安排,甲方租用乙方土地,用于城市環境治理。租用土地面積1551.27畝,租用期限10年,租金為每年每畝1200元” 。協議中還提到,甲方在租用土地上只能用于花草樹木、農作物等栽植。
村民曾和相關人員發生肢體沖突
強制行為讓村民難以心服
1200元每畝每年的租金,為啥有部分村民不同意?一位沒有簽字租地的村民道出了自己的擔心:“不是少不少的問題,因為我們老百姓都是六七十歲了,上班沒人要,要是打這一畝地糧食,我們可以吃一年。我們都是這個想法,現在也有比較,以前就有給了一年,第二年不給了,我們老百姓沒處要去了。”
因為不同意土地流轉,當地部分村民曾和相關人員發生了肢體沖突,還報了警。一位村民告訴記者,相關部門的強制行為,讓村民難以心服,“不簽合同的,也都強制給你栽上樹,老百姓不服,就引起了糾紛。”
為了大氣污染防治,卻要在耕地上種樹,這讓當地村民無法理解。村民還告訴記者,鄉鎮和村里的通知很突然,此前,當地對此項工作沒有任何宣導,時間也極為倉促。重要的是,很多村民想知道,這種做法上面到底認可嗎?
村民:我們不是不支持,如果國家是這政策,我們大家都支持。如果國家沒這政策,我們還樂意種地。也不知道中央究竟是啥政策?
村民稱,他們是3月13日聽到村民廣播通知的,3月15日開始讓大家去村委會簽字,3月30日就發現莊稼地里開始毀苗挖坑了。
涉及4個村莊2500多畝耕地
政府稱基于環保壓力,想打造城市花園
涉事地塊是什么土地性質?當地政府如何回應村民的反映?耕地上種樹,豐潤區政府究竟要在這里布局什么項目呢?
當地村民告訴記者,此次計劃耕地上種樹的片區,涉及豐潤鎮4個村莊2500多畝耕地。記者查閱村民手里的土地確權登記證書,有的村民家的地塊顯示為一般農田,有的則是基本農田。該區域到底是什么土地性質?記者未能采訪到自然資源部門對此詳細查詢。
4月12日,豐潤區委書記董立群對總臺央廣中國之聲稱,該區域主要是一般農田、廢棄地等。
區委書記董立群:比較大的一塊農田,是在我們城市規劃圈里邊。按照新一版的國土空間規劃,這個區域要調規成建設用地的,但現狀是有一部分一般農田,有一部分廢棄地,也有一部分未利用地。
因為唐山市環保壓力,就是從大氣治理的角度,同時,從流域治理,因為那個地方水土流失也很嚴重。今年開始我們想啟動,原來比這還要大,我們想大概2000多畝,整個打造一個城市森林公園。
政府人員承認存在溝通不細問題
當地稱目前已不再強制村民土地流轉
當地給中國之聲發來的情況說明稱,為治理還鄉河城區段水土流失,保障汛期河道行洪安全,由區城鄉融通公司(區國資全資公司)對城市規劃區內還鄉河北岸4個村莊的林地、未利用地、廢棄地、一般農田進行土地流轉,實施規?;N植項目,全部實行間作套種模式,以耕種花生、大豆等糧食作物為主,間植苗木,既提高了低質土地利用價值,又兼顧了防風固土的社會功能需要。
區委書記董立群表示:“這地方主要是一般農田,我們這種做法在政策層面上是允許的,苗圃再加上農作物間作,主要是把這個地方生態的條件恢復一下。”
董立群也坦言,該項目在推進過程中,確實存在和群眾溝通不細的問題。“是因為綠化是講季節性的,過了綠化期可能都得等明年。所以這個過程里也確實存在群眾工作做得不細的問題。特別是包括村兩委跟群眾的溝通,包括鄉鎮政府跟群眾的溝通,肯定會有不到位的問題。”
當地給中國之聲的情況說明中提到,4月8日以來,區里成立了5個工作隊,深入4個村莊516戶涉及農戶再次逐戶闡明政策,不再強制村民土地流轉。截至目前,已簽訂協議的446戶448畝農戶全部同意繼續履行土地流轉協議。
耕地上種樹允許嗎?
專家:嚴重違背中央有關文件精神
耕地上種樹,對于當地政府的回應,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鳳田教授表示,豐潤區的做法,嚴重違背中央有關文件精神。“很危險的行為。中央正在清查耕地非糧化問題,它現在不光非糧化了,搞成林地了。”
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認為,種一點樹跟環境改善沒什么關系。“簡單說這個肯定是跟中央政策不一致,可能是下一步列入征地范圍了,都是利益上的盤算。”
知情人士告訴記者,耕地里種樹的背景是,相關部門給地方政府下達了植樹造林的指標,在耕地上種樹是相對容易的。記者采訪了多位農業農村部門、自然資源部門的權威人士,均表示豐潤區的做法,是去年以來中央明令禁止的。
一位熟悉相關政策的權威人士說:“耕地上種樹是堅決不行的,套種了一些花草苗木,其實也是打擦邊球。耕地的保有量,還有林地的保有量,它都是有目標考核任務的?,F在都是從嚴要求。”
4月8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綠化委員會全體會議強調,科學推進國土綠化,要明確 “在哪造 ” “造什么” “怎么造” “怎么管” 。要著力優化國土空間布局,科學劃定綠化用地,合理安排年度綠化任務,實行落地上圖精準化管理,嚴禁違規占用耕地綠化造林。
豐潤區政府的做法,上級相關部門如何判定?中國之聲將持續關注。